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时尚名流

《广告狂人》里无处不在的铅笔裙 在至少10年里代表了性感

2017-03-24 20:36:48

  在《广告狂人》的第1季,富家公子 Pete 在斯特林库珀广告公司的办公室里找初出茅庐 Peggy 搭赸说:“你应当和其他秘书1样,都穿铅笔裙,这样你才能把你漂亮的脚踝露出来。”当时,年轻的 Peggy 还没有用“1篮子的吻”(A basket of kisses)的广告文案取得上司们在智识层面的关注,穿着打扮也还流露着谨慎翼翼的为难。

  在这部以纽约 20 世纪 60、70 年代广告业为背景的电视剧中,到处都是铅笔裙的身影。作为1部历史剧,它真实反应了社会的时装风采。在故事还没有讲到 70 年代的嬉皮运动时,那个红头发的婀娜 Joan 总是穿着各种色彩的铅笔裙摇来摇去。

  不过,1960 年距离铅笔裙的首次出现已有1段时间了。听说,铅笔裙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早期,其实不是时装行业挖空心思的得意之作。事实上,这个爆款单品和世界上乘坐飞机的女人有关。

  

《广告狂人》里无处不在的铅笔裙 在至少10年里代表了性感

  Edith Berg 和她被绑住的裙子

《广告狂人》里无处不在的铅笔裙 在至少10年里代表了性感

  1908 年,推动飞机实用化的莱特兄弟带着世界上第1位女乘客 Edith Berg 上了飞行器。为了避免女士的长裙被机器夹住产生意外,在法国上空飞行的两分钟,莱特兄弟在她的脚踝处系上了1根绳子。下飞机时, Edith Berg 正好遭受了报纸摄影师的1阵猛拍。因而,这类在长裙下收紧的新式穿法就这样弄巧成拙地诞生了,法国设计师 Paul Pliort 对它进行了正式的设计,并推向市场,官方名字叫盘跚裙。

  这类严重阻碍人类活动的长窄裙流行了1段时间,1直到 20 世纪 40 年代,那个善于发明各种版型的著名法国设计师 Christian Dior 对盘跚裙进行了改造,他去掉了其裙摆上过剩的褶皱,将长度保持在膝盖部位,然后和 H-line 1起发表,后1举成名。

《广告狂人》里无处不在的铅笔裙 在至少10年里代表了性感

  那时 Christian Dior 刚在 1947 年推出他的高级定制时装系列“花冠系列”,这个系列自腰部以下向外炸开,以衬托极细的腰身——也就是《时尚芭莎》的编辑卡梅尔.斯诺命名的 “New look”系列。

  这个系列1经发布除带来美的喜悦以外,还被人指责“奢糜”。制作这类巨型裙装,需要用掉很多面料。抛开面料的质地和价格不谈,如果是做1件 Dior 式平常裙装,需用料 15 米;而如果是晚装,则需用料 25 米。这在第2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 1947 年,与“定量配给”的社会规则格格不入。

  不过, Christian Dior 的这1举动也被认为“是用张扬的手法来嘲讽2战带来的定量配给制度和修修补补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它又让全部社会回望了 19 世纪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都曾享受过的骄奢生活,或说让他们对战后殷实的日子充满向往。

  成心思的是,虽然 Dior 早已成了奢侈品的代名词,但在 Christian Dior 掌舵时装屋期间,这个品牌的设计历来不是为了去逢迎某1种社会需要。New Look 不完全是为了表现豪华,而在 H-line 和铅笔裙倒也不完全是为了节省布料。

  事实上,Christian Dior 总是在“实验”着不同的版型。自 1947 年 New Look 问世以后的 10 年间,这位设计师陆续向市场推出了 15 种以字母命名的版型,这其中就包括 H-line 里的铅笔裙。1948 年春,Dior 发布 Z 字形(Zigzag),在 New look 的基础上在茄克的腰褶上加褶饰,或在裙子上堆叠双层的围裙褶饰。同年秋季 ,Dior 又推出“翼形”(Wing line,法语为 Ailee),还是以 New look 为基础,以不对称的领口装潢和裙腰部份的腰带来强调翼形。

《广告狂人》里无处不在的铅笔裙 在至少10年里代表了性感

《广告狂人》里无处不在的铅笔裙 在至少10年里代表了性感

《广告狂人》里无处不在的铅笔裙 在至少10年里代表了性感

《广告狂人》里无处不在的铅笔裙 在至少10年里代表了性感

《广告狂人》里无处不在的铅笔裙 在至少10年里代表了性感

  1949 年春 Dior 推出了 Trompe l'oeil(法语,意思是欺骗眼睛),是对多片裙的变体。1950 年,直线形的裙子开始出现, Dior 也有所鉴戒,它称为 Vertical line( 垂直线形);

  1951 年春,Dior 在酒桶形基础上推出 Oval line(椭圆形),腰身进1步被放松;

  1953 年春,Dior 发布了 Tulip line(郁金香形),胸部往横向扩大,直接与袖子连接起来,肩线像拱门1样呈圆形,腰部收紧,下身呈细长形,整体很像郁金香花茎的形状;

  1953 年秋,Dior 又发布了 Tour eiffel line(爱菲尔塔形)和 Coupole line(圆屋顶形),前者是晚礼服,后者是郁金香形,并将裙摆1下子提高到离地 42 厘米;

  1954 年秋,Dior 推出了 H line。然后是 1955 年的 A line 和 Y line ,1956 年的 Arrow line(箭形)和 Maganet line (磁石形),1957 年的 Liberty line(自由形)和 Spindle line(纺锤形)。

  不过,在所有这些 Christian Dior 关于女性线条的探索中,带有铅笔裙的 H line 被认为是时装界在廓形上的1次重大转变——由于这款服装重视了女装的活动性,虽然和 20 世纪 20 年代的时装有些类似,但更加简练朴素。

  这大概也是为何有人会认为“是由于女人们厌倦了 New Look 的造型,才会开始着迷于简单的铅笔裙”。新的铅笔裙可让女人们秀出她们的曲线,但看起来不那末正式。

  女明星纷纭穿上铅笔裙来夸耀身材。玛丽莲·梦露是1个死忠粉。她在 1959 年上映的《热忱如火》中就穿了铅笔裙扭来扭去地走路。不过听说她有这样的走姿也不完全是由于铅笔裙,是由于她1只脚长,1只脚短。

  玛丽莲·梦露以后,伊丽莎白·泰勒、格蕾丝·凯莉和 Betty Brosmer 都开始穿这条性感的裙子。就连淑女的奥黛丽·赫本在她著名的 《蒂凡尼的早饭》的电影中也穿了铅笔裙。

  不过,青少年则被告知不要穿这条转达着“性感”意味的裙子,由于这会让她们看起来驾驭不了这类妖娆的存在。但青少年明显不会理睬。

  到了 1960 年代,美国社会开始流行扭扭舞。听说这类舞蹈能够流行起来和铅笔裙有些关联。由于依照铅笔裙的设计,女士们是没法放开双腿载歌载舞的,最多也就是裹着裙子扭1扭罢了。

  紧接着到了 1960 年末,铅笔裙就没那末流行了,由于迷你裙就要“横空出世”了。这类新的服装样式,以自由、解放和大胆的名义,让铅笔裙瞬间显得守旧而老气。

  题图和文内图来自:fashionlady.in、themakersatelier、bevansbubble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