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新疆姑娘努丽眼中的“一带一路”

2017-08-05 07:00:40

编者案:7月24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首都大学生采访团,赴西安—杨凌—兰州—敦煌—张掖进行“穿越千年丝路,寻觅中国印记”集体采访活动,探访千年丝路中的往事,触摸丝路的传承和发展,于探访中学习,于采访中传承。本次采访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人民网联合主办。

驼铃阵阵,羌笛婉转。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东西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在甘肃留下了无数璀璨绮丽的历史文化艺术珍品,显现出了古代文明的光辉。7月27日,首都大学生记者团1行来到甘肃省博物馆,深入了解古丝绸之路的文化及历史。

在博物馆的“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集中展现了420余件系统反应古丝绸之路的精美文物,包括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铜奔马及仪仗队、汉唐丝织品、佛教造像、金银器、唐3彩、元青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展厅内冷冷清清,1名浓眉大眼,鼻梁挺拔,眼眶深邃,身着民族风飘逸长裙的女生吸引了我的眼球。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她叫努丽,来自新疆,与朋友同游兰州、敦煌、青海等地。在被问及为何选择参观“丝绸之路”博物馆时,努丽说:“我对兰州中西文化融合很感兴趣,能从中感受当时文化的绚丽,人类智慧的光芒。”

“新疆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1部份,”努丽谈及古丝绸之路对其生活的影响时说道,“我从小就可以见到很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感受丰富的多民族的文化。”

“我喜欢民族风的东西,不但是服装还包括生活用品,比如餐具、地毯等。这和土耳其、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风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外来文化经过丝绸之路传入,影响着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从中原传出的文化也影响着西域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比如彩陶文化。

跟随着努丽的脚步,我们来到了位于3层的甘肃彩陶展馆,细细地品味了唐朝的彩陶文化。在看到摆设着纹路各异的彩陶盆、陶器,比如漩涡纹彩陶罐、弧边3角纹彩陶盆、斜线3角纹彩陶盆等时,努丽说:“我发现馆内摆设的彩陶用具与我们用的餐具在纹饰上有着类似的地方。”在看到鼎形铜行灯、3彩凤首壶、东罗马神人纹鎏金银盘等造型独特的藏品时,努丽说道:“参观博物馆让我看到了更多前人璀璨的智慧结晶,精美绚丽的艺术藏品,感遭到文化融合。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中国农业大学 熊佳怡)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