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兰州西动车运用所:夜幕下的高铁守护者

2017-08-05 03:00:27

编者案:7月24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首都大学生采访团,赴西安—杨凌—兰州—敦煌—张掖进行“穿越千年丝路,寻觅中国印记”集体采访活动,探访千年丝路中的往事,触摸丝路的传承和发展,于探访中学习,于采访中传承。本次采访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人民网联合主办。

走进兰州铁路局兰州西动车应用所操作场地,人员寥寥,横纵的钢架搭建出1个齐整的空间,只有1列列铁轨安静地卧在那里,笔挺地通向远方,交汇成1个光点。

“我们的工作人员大部份都是晚上才上班,那我们所最忙的时候。”在采访中,1位工作人员说道。

兰州铁路局兰州西动车应用所成立于2014年,主要负责检查车辆状态,以保证途径列车的正常安稳运行。深夜之时,1列列高铁带着白天运行的疲惫咆哮而来,在这里修养疗伤。

晚上101点至4点,正是许多人进入梦乡的时候,但对动车应用所的绝大部份人而言,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穿上工作服,拿起工具,顺着车箱1节节地检查,从车头走到车尾,再从车尾走到车头……检验1列车最少需要两个小时,这对他们来讲好像转瞬之间。检验完,车开走,1抬头,下1列车又马上要驶到眼前……从深夜至清晨,这些进程被每列车和每位工作人员不断地重复着,动车应用所的灯火也1直亮着……

动车构造精密,通常1节车箱就触及到成百上千个零部件,而1列动车组的检验时间1般只有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就被分成了若干个细小的段,分配给不同的结构和零件。兰新高铁是在我国西北高寒风沙区域修建的首条高速铁路,沿途自然地理环境卑劣,对车辆的侵害程度较大,这就对检验两个小时的工作效力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会根据列车实际情况,对重点位置进行重点排查,确保每辆列车都能够‘健康’上岗,为乘客的安全出行打下基础。”现场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道。

列车运行的安全都掌握在检验人员的手中,这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了保证人员素质,动车应用所从人员招聘开始严格把关,工作人员多毕业于交通类院校,同时还会定期组织所内培训、实操培训,并定期将工作人员送往北京交通大学等全国各类交通院校进修培训。组织工作人员报考“动车组机械师资历证”——这是在所里上岗的基本要求之1。这样下来,1个新人从入职到可以正式上岗大约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动车应用所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模式,保证每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动车应用所还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每周、每个月都有考核,并记录在册。“我们的工作关系到旅客的生命安全,安全无小事,必须要强化管理。”兰州车辆段党委组织助理刘博向我们介绍道。

高铁全年通行,风雨无阻,因此检验工作也是全年不停。小张还记得大年310,看着其他朋友纷纭回家过年心里的羡慕之情,但他照旧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总得有人保障大家的安全,也许我的家人正乘坐着我检验过的车,那就是我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在如此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建所至今,已有34位工作人员退出了工作岗位。“我们有退出机制,在高铁检验上退出的人,仍然可以到普速等路段上继续工作,”刘博说道,“这份工作需要专业技能,但更需要的是责任和毅力。”

刘博曾也是检验人员中的1员。1995年他参加工作便开始从事火车检验工作。那时候的火车是绿皮的,1列车上大部份车箱还没有空调。他是随车的检验人员,夏天很热,顺着车箱走1遍就大汗淋漓;冬季很冷,手都1直缩在口袋里。他还记得,1998年兰州铁路局开出的第1列空调车,他们的工作条件才略微有了些改良。20多年过去了,检验人员的工作早就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那时候更多的是需要用力气,现在不同了,铁路的电气化、信息化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工作量看起来减少了,但其实它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了。”谈到这些,他不无感慨。

据了解,宝兰高铁年底或将正式开通运营,届时兰州铁路局兰州西动车应用所将促进20至40组动车,这对动车所的人员配置和工作效力而言将是1个极大的挑战。

下1个夜晚,这里的灯火将照旧通明,工作人员将继续奔走在检验第1线,为列车的安稳运行和旅客的安全提供保障。当我们坐在舒适的高铁车上里享受着快乐的旅途和沿途优美风光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背后的他们,用每个夜晚,守护着这段旅程的平安。(北京化工大学 梁若昕)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