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无限物联

海尔牵手德国 重构全球智能制造格局

2017-03-11 18:30:41

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正面临重大调剂:新1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会,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构成了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全球正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期。而我国自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发展计划以后,1场中国的工业4.0变革也在酝酿启动,众多企业都在通过智能制造升级来抢占制造业新1轮的竞争制高点。

594

从全球智能制造演进速度来看,目前以政府或企业单方面气力带动的智能制造升级的推动进程相对较慢,且大多集中于智能制造“硬实力”的提升。从根本上来讲,目前还缺少1种有效的方式来推动全球智能制造的发展。生态圈双赢是互联网时期的发展前途,落脚到智能制造领域来讲,建立未来视野,实现强强联合的创新合作方式,培养智能制造的“软实力”,也许将终结目前的发展困难。

目前,海尔团体与清华大学、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合作成立的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或将是中德联合以产学研方式推动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的1次有效试水。1方面,德国具有先进的智能制造基础,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在工业4.0领域深耕已久,具有专业的科研优势。另外一方面,中国具有深厚的智能制造基础和广阔的用户市场,全球白电第1品牌海尔率先探索并已建成7个互联工厂样板,具有了为全球用户提供个性化家电解决方案的能力,成为中国白电企业唯1的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在家电行业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

正如奥利维尔·尔如恩斯在《为何20世纪是美国世纪》1书中写道:“增进‘美国世纪’出现的先决条件是知识的重新组合,而不单单是资本积累的气力。”纵观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发达国家的重大科学发现和重要技术突破大都源于产学研方面的出色贡献。此次海尔智研院的成立,不但是海尔打破企业边界搭建智能制造“外圈”的有力实践,通过产学研的方式实现资源同享和优势互补,并且就携手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进行智能制造深层次合作来讲,这类逾越东西半球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尚属首次,其对全球智能制造格局酿成的冲击,构成中德领先发展的全球发展新格局,也指日可待。

据了解,双方将在智能制造技术、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凭仗海尔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耕和领先成果,和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人材和科研气力,通过各方优势资源整合,海尔智研院将有效反哺制造业,通过聚集全球1流人材资源,在攻克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向外输出智能制造的核心标准和模式;另外,海尔智研院还将对智能制造下的大范围定制模式和互联生态圈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并为全部家电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将带动全部家电产业向智能制造快速、健康转型。

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工程院院士库恩对此表示,海尔面向社会吸引1流资源进行智能制造探索并终究反哺社会,这类智研院的探索方式是创新的,不同于德国企业面向本身的探索方式。不可置否,此次合作也是海尔在智能制造探索“外圈”的落地实践,这与海尔1直以来的互联网探索是深入契合的。此次智研院通过打破企业边界,向清华大学等社会1流资源开放,打造智能制造“外圈”,为制造企业提供最好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并终究实现圈内利益攸关方的共创双赢。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在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低本钱国家转移的背景下,探索智能制造模式输出,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全球工业4.0的发展,具有10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海尔此次智研院的成立,通过搭建智能制造“外圈”,吸引全球1流资源进入,打造中国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和产业孵化的有效平台,为中国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资源支持和模式鉴戒。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德联合也有望颠覆传统制造格局,重新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全球新智能制造格局。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