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网络

恒星磁场首次加入计算机模型

2017-03-08 07:04:45

2月7日电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团队日前首次将恒星磁场加入计算机模型进行摹拟,以此揭开距离银河系中心“怪物”黑洞极近的恒星状态。相干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

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可到达太阳质量的数10万倍乃至10亿倍。1般认为,在所有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而横亘在我们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几近比太阳大400万倍,辐射出的强大引力会造成周围时空的剧烈扭曲。但同时,此处恒星密度又非常高。

人马座A*(Sgr A*)就是位于银河系中心1个亮度极高且致密的无线电波源,属于人马座A星系的1部份,星系的“心脏”就是超大质量黑洞的所在,因此也被看做研究黑洞物理的最好目标。但1直以来,人们对它知之甚少。

此次,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研究团队首次在计算机摹拟中加上恒星磁场。团队表示,磁场很难像其他因素如气体压力和重力1样被联系到模型中,因此,磁场数值摹拟很是不容易。而全新的摹拟结果显示,如果1颗恒星只遭到黑洞轻微影响,那星体可以“存活”,其磁场放大约30倍;但如果恒星距离黑洞“更近1步”,就会被黑洞的潮汐力拉扯破坏,而磁场强度仍不变。

该研究还表明,被超大质量黑洞破坏的恒星会出现耀斑,其1半物资将被黑洞带走,光度会增大到太阳光度的10亿或100亿倍。在银河系中心完全可能出现这类现象,概率大概是每万年左右产生1次,而被破坏的恒星与黑洞之间的物资传递要延续几个世纪。

研究人员表示,了解在银河系中心生存的恒星仍具有挑战性,它们多数质量较小难于被观测到,而其中有多少被磁化,强度又如何,依然是1个悬而未决的谜题。(记者张梦然)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